這里所指的同伴是一些社會適應能力良好的年齡相當的兒童,把他們和學習困難兒童安排在一個班上一起接受教育。這種康復方法是美國弗吉尼亞Common—wealth大學精神病學和心理學教授Donald P·Oswald博士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來的。實施教育時應注意以下三種干預措施:
1、安排一個環境以刺激同伴樂觀向上的情緒和不斷的努力,主要有:
?、俳M建一個完整的游戲團體。
?、诮o每個學習困難兒童配備一個同伴朋友。
?、弁榻逃椒?,讓學習困難兒童和同伴結成對子,在自然的相互作用下不經意地學習一些社會行為。
?、軋F體導向的偶發事件,它要求班上每一位同學都進行一個特定的行為以獲得強化。
2、 教同伴一些如何與學習困難兒童相互作用并強化學習困難兒童的方法,主要有:
?、倥笥丫W絡。
?、陉P鍵反應訓練。
?、弁閼绾螁咏涣鞯挠柧?。
3、改變同伴對學習困難兒童的期望以及通過教給學習困難兒童一些社會技能來促進人際交流。對學習困難兒童的不適當的期望會影響同伴在交往過程中的積極性。如果學習困難兒童能夠增加與同伴相互作用的頻率,那么同伴就會改變對他們的期望并更加愿意和他們做游戲。
?、賳咏涣鞯挠柧?;主要是運用強化原理來鼓勵學習困難兒童主動與人交流.在訓練過程中同伴只是一個反應者而存在。
?、诠餐瑔咏涣鞯挠柧?;整個訓練過程持續20分鐘,在一個小的游戲團體內進行。
爬行在嬰幼兒動作發育中非常重要。爬行不僅可促進全身動作的協調發展,為直立行走打下基礎,而且可以較早地正面面對世界,增加空間的搜尋,主動接受和認識事物,促進嬰幼兒認識能力的發展。
1. 腹爬:腹爬基本模式刺激:孩子取俯臥位,兩人立于孩子兩側,分別握孩子一側前臂與小腿,然后做伸左側.屈右側交替進行的運動,不停地給予此模式刺激,給孩子一個正確爬行的固定模式;用刺激性手法刺激足跟,促使其爬行;可用BObath球訓練其上身的抬高,因為只有軀體上部抬高,才能更好地完成爬行。
2.手立位:兩手立位:顏面向正面,上部軀體抬高,用前臂.手掌撐上半身體重的姿勢,一定要把下肢壓住,以促上肢撐起身體,可利用滾桶來幫助上肢無力患者完成此項動作,或用枕頭也可以。此動作的完成是為了鍛煉孩子上半身的抬高,對以后的站立是一個很重要的開端。
3.四爬位:即雙手.兩膝.小腿前部.足背 均著地支撐。顏面向正面,肘伸展,上肢與大腿同時垂直于地面。由兩肘立位轉換為四肢爬行的正常動作,從右側開始運動時,首先顏面向右上方,隨著右側骨盆轉動,右側下肢屈曲。
4.爬行訓練:訓練者跨在患兒身上,兩手支撐其肩部向左右移動,使其成爬行動作。
5.高爬訓練:由四爬位轉換為膝立位的正常爬行運動模式,從右側開始,頭部順時針方向稍扭轉.伸展,繼之軀干向同方向扭轉抬起,右手離地面,然后左手也緩慢離開地面,使體重移至兩下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