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對孤獨癥兒童進行早期心理誘導?
孤獨癥兒童剛剛到達一個新的環境,面對新的教師,難免會出現哭鬧、不合作、不愿上學的情況,那么早期如何把握孤獨癥兒童的心理,對兒童進行心理誘導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以下四點。
1、使兒童放松,給予兒童自由,消除兒童恐懼,逐步適應環境和教師。
1)大部分孩子剛到學校的時候都會哭,但是有的孩子行為明顯,有的孩子不明顯。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家長和老師不應該太擔心和不耐煩,因為這是孩子正常的心理過程。這個時候,我們不應該急于說服孩子,也不應該讓他們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我們應該給他們自由,不要過多干涉他們,讓他們在這種環境下感到安全和無限,這樣他們就會慢慢冷靜下來,接受新的環境。
2)有些孩子對環境變化不敏感,但明顯拒絕老師。我覺得這也是孩子不安全感的表現。面對不熟悉的人,孩子總覺得別人會傷害他,所以很多孩子上課的時候,父母送孩子的時候會哭幾分鐘,不愿意進教室,拒絕別人的身體接觸,不接受別人的禮物。如果出現這些情況,我們不應該強迫孩子接觸。我們可以通過玩具逐漸拉近與孩子的距離,比如把積木放在地上,讓孩子找到積木,看看是否放在積木筒里,這樣就可以一點一點地拉近與孩子的距離。如果孩子的距離,就應該被拒絕。
2、嚴愛結合,建立兒童的是非觀念。
在訓練孩子的過程中,“嚴”和“愛”是相輔相成、不可或缺的。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給每個孩子愛,但為了孩子更健康地發展,有必要嚴格要求他們。在訓練中盡可能鼓勵和獎勵孩子,有助于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合作熱情。但是,如果孩子懶惰、作弊、不愿意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并立即制止傷害他人或自我傷害的行為,讓他們明白這是錯誤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3、關心和愛護孩子。
每個孩子都想得到別人的關心和愛。有時候老師的一只眼睛,一個微笑,一個擁抱,可以打動孩子,獲得他們的信任,從而節省很多誘導時間,讓孩子在以后的訓練中獲得安全感。人與人之間的愛和信任是相互的。如果你給別人愛,別人也會回報你同樣的愛。你信任別人,獲得別人的信任。
4、與孩子一起玩耍,充分發揮孩子的潛能。
在玩耍的過程中,能激發孩子的潛能。在這個過程中,穿插一些功能性語言,比如:我們玩吧,坐下來休息一下。這個時候,孩子更容易理解和使用這些語言,和孩子一起玩,變得瘋狂。如果他們是孩子的老師,也是孩子的朋友,他們不僅會喜歡你,還會和你合作。